315黑猫投诉-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广西站

智能手表“智能过头”存隐患 如何守护儿童“腕上安全”

海南日报2025.01.02 09:55

手表不仅能实时定位、打电话,还能刷短视频,玩游戏……日前,海口市民张晓卿给儿子购买了一个儿童智能手表,“买手表的初衷是方便我们放学后联系孩子,及时获知孩子的位置”。但是,孩子最近还“解锁”了智能手表的其他功能,例如玩游戏、聊天等,让她颇为担忧。

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已经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标配”。如何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儿童智能手表,守护他们的“腕上安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儿童智能手表 越来越“手机化”

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二年级2班班主任麦宜纯告诉记者,她发现近年来佩戴儿童智能手表的学生人数明显上升,“我们班有43名学生,其中有8人佩戴智能手表。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也在不断升级,有的手表可以下载多款应用程序,就像一个智能‘小手机’”。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儿童智能手表出货量404万台,同比增长44.4%。儿童智能手表功能正在不断升级。从过去基础的打电话、实时定位功能,到“摇一摇加好友”、语音微聊,再到AI问答、“小小零钱包”等功能,一些手表的功能已经和智能手机相差无几。

“我们班有44名学生,其中有6人在学校佩戴儿童智能手表。”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美丽沙分校德育处副主任、一年级18班班主任吴真真说,大多数家长购买儿童智能手表,主要是为了能随时随地与孩子沟通、实时掌握孩子定位。

近日,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四年级学生马茁园向记者展示了智能手表上的软件和功能,“如果两个手表是同一品牌,‘碰一碰’就可以加好友。我经常用手表打电话、计步和定闹钟。”

在张晓卿看来,原本只是方便家长联系孩子的儿童智能手表,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的“社交工具”。“我儿子去年就想购买一个儿童智能手表。他说班上不少同学都有,自己没有就‘落伍’了。”张晓卿说,架不住孩子软磨硬泡,她就给孩子买了。

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各大厂商不断在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上做“加法”,儿童智能手表的社交和娱乐属性不断被放大。

手表智能化背后的隐忧

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日新月异,无形中增加了家长和学校的管理难度。“孩子们聚在一起时,会经常讨论手表的不同功能。”张晓卿说,平时自己不让孩子玩手机和平板电脑,没想到孩子却在小小的儿童智能手表上玩得不亦乐乎,“我担心孩子会越来越沉迷,已经开始限制他玩手表的时间了。”

儿童智能手表逐渐“手机化”,让部分家长忧心忡忡。三亚市民李静发现,虽然家长能对儿童智能手表的使用时长、应用下载及使用等进行管理,但许多管控都有可能被绕开或破解。

“我发现孩子常常偷偷用手表刷短视频。手表屏幕那么小,很伤眼睛。”李静发现,一些孩子还会相互攀比,比谁的手表更贵、功能更丰富。

“目前,许多儿童智能手表除了具有实时定位和即时通讯功能外,还增加了许多教育、娱乐和休闲功能。”在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李乾锋看来,这些功能拓展了孩子学习和交流的方式,但也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沉迷现象。儿童智能手表的过度使用,容易导致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规律被打乱,危害身体尤其是视力健康。

媒体调查发现,儿童手表智能功能“卷”出新花样,背后存在许多隐患。有家长投诉,手表中的一些软件,打着“趣味学习”的幌子,实则就是游戏,让孩子们上瘾;有的以解锁限定皮肤、升级账号等级、抽取权益卡诱导消费,有儿童拿到手表的第一天就充值数千元;还有的读书、漫画、问答等软件疑似传播涉色情暴力有害信息……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不乏智能手表应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投诉。有投诉者称,智能手表上一款游戏诱导孩子在未经家长允许的情况下充值了299元的会员。智能手表上有一些“知识游戏”软件,青少年不需要通过家长账号许可就能点击下载。一些游戏中设置了“红包积分”,让不少学生热衷于赚积分、抢红包,极易上瘾。

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一项内容就是重点整治儿童智能设备。

多方合力守护“腕上安全”

“学校各班级已制定班级公约,不允许学生将智能手表带来学校,避免分散他们在校学习的注意力。有特殊情况需要联系家长的学生,才可以携带手表入校。”吴真真说。

记者采访发现,针对智能手表的使用,我省不少学校目前已采取相应措施。例如,三亚市实验小学、丹州小学以及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美丽沙分校等学校,给各个班级都配备了一个智能手表管理箱。学生进入教室后需关闭智能手表,然后放在管理箱中。“学校规定,学生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联系家长时,才能在学校使用智能手表。”麦宜纯说。

“学校以‘不要沉迷电子产品’‘智能手表是把双刃剑’等为话题,让学生们在班会课上讨论不正确使用智能手表会带来哪些危害,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智能手表。”吴真真说。

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智能手表?

李乾锋建议,相关部门应对儿童智能产品的设计与推广进行规范指导,让企业依法依规开发相关产品;学校应积极引导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培养多元兴趣爱好,减少孩子不当使用儿童智能手表的时间;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与孩子共同制定使用儿童智能手表的规则,提升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三亚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杨梅认为,家长应“堵”“疏”结合,通过设定合理的使用时间、安装与学习相关的软件等方式,弱化儿童智能手表的娱乐功能,避免孩子沉迷其中。同时,引导孩子不要陷入盲目攀比的漩涡。购买儿童智能手表时,选购满足基础功能如打电话、能实时定位的产品即可。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24小时有效投诉17498

累计有效投诉25650471

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全国消费品缺陷线索检测协作网
APP风险检测
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金盾
新京报智库

合作媒体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 财经网 中国商网 华夏时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网财经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食品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报告 新京报 北青网 千龙网 新闻晨报 新快网 鲁网 山东商报 泰山财经 齐鲁晚报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差评

合作律所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 岳成律师事务所
  •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 泽普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亿中律师事务所